展自ICHION CONTEMPORARY開館以來,我們始終專注於那些以關西為起點,在戰後日本美術中建立起獨特表現的藝術家們。本次展覽所聚焦的,是1934年出生於東京、並在大阪為據點持續創作超過半世紀的藝術家,持田總章。貫穿持田的藝術實踐,是一個靜謐卻深刻的提問:「人類的存在如何賦予世界與物質意義?」在其代表作《LOCATION》系列中,他運用了一種極為物理性的手法,以燒烙工具在含有空氣的氈布上刻畫痕跡,藉此記錄存在的介入,並試圖觸發意義的誕生。作品的主要材質——氈布,是一種柔軟並包含空氣的素材,象徵著人類存在得以觸及的「未定義之場域」。在上面烙印下的痕跡作用於看不見的空氣,將其轉化為「記憶」。對持田而言,這是一個超越形式的意義生成瞬間,是一種儀式性的行為,讓無形之物得以具象化。

這些烙印痕跡並非單純的簽名,而是一種紀錄,「曾有人在此」,也是賦予空氣意義的行為本身。而這項嘗試,唯有通過觀者的注視才能完成:在藝術家、素材與觀者之間,編織出一連串由意義生成的鏈條。這種行為的結構,也與量子力學所描述的世界觀相通,觀測使現實確定。如同世界唯有被注視時才擁有意義,《LOCATION》也唯有在觀者的凝視中得以完成,每一次的凝視都使新的意義得以升起,呈現出開放性的結構。

本展覽為首個以編年形式呈現持田創作軌跡的展覽,追溯其自1970年代以來直至今日的代表作與最新作,帶領觀者穿越他的思想與實踐的演變。展出內容涵蓋立體、平面、裝置等不同格式,立體化地展現出他對素材與空間的探索如何發展。在展場中,將出現《LOCATION》系列中具象徵性的主題,例如飛機、鞋、階梯等意象。飛機作為夢想與希望,亦或戰爭記憶的雙重象徵;鞋與階梯則作為述說人類移動、痕跡、與空間關係的符號。

此外,深邃而澄澈的藍色,作為與空氣、記憶、精神深層相連結的重要語彙,亦是持田作品世界中的另一個關鍵語言。在本次以編年形式構成的展覽中,觀者得以交錯地感受持田長年來不斷對峙的主題,以及其表現上的「變化」與「持續」。如同重複述說的詞語會在不同深度中產生回響,這些作品群亦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意義,逐步沉澱進我們的內心。

即使在九十歲之後的現在,他仍持續吸納新的空氣,持續留下新的痕跡。這不僅僅是一場回顧,而是一場面向「當下」與「未來」的嘗試,靜靜地向我們發問:在這個時代裡,我們身在何處?我們將刻下什麼?ICHION CONTEMPORARY,謹以此展,將這位在時代的喧囂之外,始終銳利地凝視世界的藝術家,持田總章,的豐富軌跡,再次呈現於您面前。

開放時間:

11:00-18:00(最終入場17:30)
※僅限最終日:最終入場16:30,17:00結束

休館日:

星期日、星期一、國定假日

藝術家:

持田総章

入場費:

免費

*若您計劃十人以上一同來館參觀,請務必事先透過電話或電子郵件進行預約。未經預約者,當日將無法入館,敬請見諒。

展示作品

LOCATION AIR

混合媒材 W:92cm

Work

混合媒材 H:217.0cm L:104.0cm W:66.0cm

LOCATION

2024年 混合媒材 162.0×130.4cm

LOCATION

2025年 混合媒材 91.0×72.7cm

The Golden Tale

1989年 混合媒材 137.5×161.6cm

LOCATION AIR

1990年 混合媒材 H: 72.5cm D:S0.Scm

LOCATION AIR

1996年 混合媒材 80.5×65.5cm

持田總章

​持田總章,1934年生於東京都,是一位版畫家,現為大阪藝術大學名譽教授。 ​他隸屬於關西地區著名的現代美術團體「Ge」,並作為主要成員積極參與各項活動。​其創作主題「LOCATION」系列中的「空氣」,是他長期持續探索的概念。​他透過加熱和碳化作為基底材料的氈,來阻斷或拒絕氈內所含的空氣。​這種烙印的行為,成為他創作的主要方式。​作品中包含與不包含空氣的部分,以及空氣的內含與拒絕,共同構成了畫面的結構。​其作品的主要元素是飛機。​兒時人人夢想的飛行已成為現實,迫使人類重新思考時間與空間的觀念。​飛行的實現使想像與幻想具體化,為新的認知與行動帶來了便利;但同時,飛行的實體並非僅用於「和平用途」,也存在被「用於戰爭」的現實。​這樣的選擇權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。

主要收藏機構:​

國立國際美術館(日本大阪)、大阪中之島美術館(日本大阪)、大阪府立現代美術中心(日本大阪)、大阪藝術大學(日本大阪)、兵庫縣立美術館(日本兵庫)、明尼阿波利斯藝術與設計大學(美國明尼阿波利斯)、弘益大學(韓國首爾)、龍美術館(中國上海)